全球出生率最低的国家——韩国,迎来了出生率的回暖。
韩国2024年新生儿人数为24.23万,同比增长1.23万,总和生育率也小幅回升至0.75,时隔9年首次止跌回升。
回温势头持续至今年。2025年1月至5月间,韩国新生儿数量达到10.6万,同比增长6.9%,创下自1981年开始统计以来的最大增幅。
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很复杂(比如疫情导致的婚育推迟)。但人口专家和经济学家普遍认为,韩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鼓励生育政策,正开始显现成效。
在提振出生率、缓解人口危机的道路上,韩国政府做对了什么?

日科学家批量培育转基因猪 器官可移植给人类
百度 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,针对群众深恶痛绝、中央明令禁止的“四风”问题,在纪检监察部门的高压态势下,党员干部“不敢”的问题已初步解决,但“不想”“不愿”的内在自觉尚未普遍形成,少数干部存在“歇歇脚”“喘口气”的松懈思想,有着“等一等”“看一看”的观望心态。
最直观的是发生育补贴。这项政策在韩国已经实施了多年,2024年还大幅提高了补贴额度。
以首尔为例。2025年,如果在首尔市生孩子可以获得:
- 见面礼:第一胎出生即可领取200万韩元(约10900元人民币),第二胎及以上300万韩元(约16350元人民币)。
- 父母津贴:0–1岁婴儿的父母每月可领取100万韩元(约5450元人民币),1至2岁幼儿父母每月50万韩元(约2725元人民币)。
- 儿童津贴:8岁以下儿童每人每月可以领取10万韩元(约545元人民币)。
算下来,每名新生儿8岁前可累计获得2960万–3060万韩元(约16.1万–16.7万元人民币),平均每年大约2万元人民币。
首尔市政府网站《2025年首尔市新生儿及家庭支持政策一览》:包括育儿费用、托育支持、住房、便捷设施和健康等支持项目
有些地方政府还会加码。2025-08-03,仁川市市长刘正福发布了“1亿+idream”政策:每个在仁川出生的孩子,从出生到18岁可累积获得1亿韩元(约54.5万元人民币),平均每年约3万元人民币。
在大选中,各党派也把生育政策作为拉票重点。
韩国现任总统李在明竞选时就承诺,要把儿童津贴的发放年龄从8岁逐步扩大到18岁以下。
李在明还建议,为所有新婚夫妇提供1亿韩元的贷款额度:生一胎免除利息,生二胎免除50%本金,生三胎全部免除贷款。具体落实情况,看李在明今年的表现。
除了直接发钱,韩国政府还为新婚夫妇和有子女的家庭提供住房补贴、税收减免、托育支持等各种福利。
2025-08-03,仁川市市长刘正福发布“1亿+idream”政策
光给钱还不够。
对很多人来说,育儿成本过高只是一方面,更大的难题是生育本身带来的职场压力。尤其是对女性而言,生育往往意味着职业中断。韩国法律规定女性享有90天产假,如果是早产、双胞胎或多胞胎还可以更长。但不平衡的产假制度会变相加剧对女性的母职惩罚,进一步打击女性婚育意愿。
去年,韩国在男性陪产假和育儿假上做出了一些改进:
- 男性陪产假从10天延长到最多20个工作日,包括周末在内最多可休一个月,允许分三次休假,政府将向中小企业员工支付陪产假期间的工资;
- 父母双方都可以休育儿假,最长可休1年半(此前最长为1年),可在孩子8岁前分多次申请;
- 如果父母双方都休育儿假,员工最多可领取6个月的全额工资(之前最多为3个月)。
![]()
韩国男性休育儿假的积极性有所提升。
2024年,韩国共有13.25万人休育儿假,其中男性有4.18万,占到31.6%。虽然比例仍不算高,但进步还是很明显的:自1995年韩国允许男性休育儿假以来,男性占比长期偏低,2015年仅有5.6%,到2019年才升到21.2%,而2024年是首次突破30%。
再看休假时长,2024年平均为8.8个月:女性平均9.4个月,男性7.6个月,也比2023年(女性9.6个月,男性7.3个月)有进步。
![]()
还有一个重点是时间。工作之外的可自由支配时间。
韩国社会是出了名的“卷”。工作时间过长,在经合组织(OECD)国家中名列前茅,在全亚洲也排在前列。
劳动者疲于奔命,连社交和休闲的精力都没有,更别说恋爱、结婚、生子了。
韩国政府也意识到,超长工时不仅损害劳动者身心健康,也直接打击了婚育意愿。
值得肯定的是,最近十几年来,韩国平均工时下降速度还挺快的。
2024年,韩国劳动者年平均工作时长降至1859小时。虽然仍比OECD平均水平(1717小时)多出了142小时,相当于多工作将近18天,但差距已经缩小了很多。
![]()
李在明今年竞选时承诺,推行每周4.5天工作制,将工作时间从每周最多52小时缩短至48小时,目标是到2030年将年平均工作时长缩短至OECD平均水平以下。
上个月,韩国京畿道一些企业率先开始试点了。不过李在明的“工时革命”争议挺大,各界对它褒贬不一。商界担心会增加成本、降低效率;劳动者担心影响薪资福利,加剧劳动力市场不平等。
内卷文化是韩国社会深层结构的问题,很难靠一条政策改变,但“把时间还给普通人”的想法,应该是个正确的方向。
3月29日,李在明在国会大厅就引入4.5天工作制方案的紧急辩论会上发表讲话
韩国面临着全球最严峻的人口挑战。专家曾预测,在出生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,韩国5100万人口到本世纪末可能减半。
韩国政府不再局限于短期政策,而是朝着结构性改革迈进,从单一的现金支持补贴更多元的政策。经过多年的努力,总和生育率(平均每位女性生育的子女数)终于止跌回升至0.75。
韩国总统室低出生率应对首席秘书官柳惠美认为,未来几年韩国生育率正处在拐点上,很可能进一步上升。
但还不能过于乐观。要维持人口稳定,总和生育率需要达到2.1。李在明政府现在的目标是,到2030年将总和生育率提高到1。
生育率回升是一点来之不易的火花。它能否持续下去,还需要更长时间的验证。